首页 > AG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凯发k8娱乐官网|青岛计划2020年粮食产能稳定保持在330万吨以上
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5:22    次浏览

中国山东网青岛10月25日讯(记者姜婷)10月24日,青岛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,解读了《关于组织实施青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的通知》,该规划罗列了青岛都市现代农业的五年发展蓝图,为青岛打造中国东部沿海都市现代农业先行区提供“路线图”。《规划》按照“一轴三片、四区多点”思路,搭建全市都市现代农业总体框架。《青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作为未来五年青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蓝图,将为青岛农业在“十三五”及更长一个时期取得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,将为青岛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、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,将为青岛打造中国东部沿海都市现代农业先行区提供“路线图”。总体布局:一轴三片、四区多点《规划》核心内容,重点解决三大问题。关于青岛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布局问题。核心内容是,搭建总体框架布局,全面优化青岛农业生产力布局。适应青岛“产城一体”、全域统筹发展的大趋势,《规划》按照“一轴三片、四区多点”思路,搭建全市都市现代农业总体框架,全面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。据介绍,“一轴”,指大沽河高效生态农业长廊。即发挥大、小沽河和莱西湖流域水源丰富、土壤肥沃的优势,发展高效蔬菜、林果、花卉园艺、采摘观光等高效设施产业,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生态长廊。“三片”,指以东部崂山、北部大泽山、南部大小珠山为生态间隔片区,依托当地林果、茶叶、花卉等产业优势,建立南北平衡、东西互补、城乡一体的生态间隔片区,发挥生态涵养、绿色屏障功能,为城市打造“天然氧吧”和“都市之肺”。“四区”,即建设百万亩粮油生产功能区、百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功能区、现代畜牧业发展区和现代海洋渔业发展区,稳住“金色粮仓”、提升“绿色粮仓”、调优“蓝色粮仓”,实现主要农产品“自给有余”。“多点”,即按照“产城一体”发展思路,在沿海山海风景线、主要山系、主要农业生产区、农产品加工及市场配送基地等,多点布局,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、采撷体验园等,到2020年,在全市建成1000个现代农业园区,提高现代园艺农业发展水平。目标:2020年蔬菜总产量1100万吨关于农业产业发展重点、方向和途径问题。核心内容是,以“十大现代农业”为重点,推动一二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。《规划》将全域规划布局、全产业链发展、全程质量控制、全新体制支撑的“四全”发展理念贯彻始终,从青岛实际出发,提出大力建设粮油、园艺、农业产品加工业、休闲观光农业、智慧农业、生态节水农业和现代畜牧业、渔业、林业、种业等“十大现代农业”,构建完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。粮油产业重点实施“金色粮仓”、粮油产业体系和粮油品牌三大建设工程,打造108万亩、六大粮食高产功能区。到2020年,粮食产能稳定保持在330万吨以上。 园艺农业重点打造高效特色蔬菜产业带和果茶花产业示范区,推进优质园艺产品种苗基地化、优质园艺产品生产标准化、园艺产业集群化和品牌高端化、园艺产品产销流通一体化。到2020年,蔬菜总产量达到1100万吨。现代畜牧业重点建设畜禽良种繁育、健康养殖、饲料供应、畜产品冷链物流和加工等五大产业体系,推进畜禽规模化健康养殖和集约化经营。到2020年,全市肉蛋奶总产量稳定在120万吨以上,肉牛、奶牛、生猪、家禽、肉兔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60%、80%、80%、95%和95%,“三品一标”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200个。现代渔业重点打造远洋渔业生产基地、水产健康养殖基地等六大基地,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环境友好型、质量效益型、创新引领型和统筹发展型蓝色粮仓。到2020年,水产工厂化养殖面积达150万平方米,远洋捕捞年产量达20万吨以上,水产加工年出口创汇20亿美元。现代林业重点实施生态屏障、山区林地修复、万亩林场提升、人居森林城市建设等十大工程,发展生态林业、民生林业、智慧林业,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宜居空间环境。现代种业重点建设全国一流的种业科研创新中心、良种繁育基地和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企业,打造现代种业强市。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10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,构建9个科技水平高、生产加工能力强、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优势产业体系,培育50个产品竞争力强、市场占有率高、影响范围广的全国知名品牌。休闲观光农业重点建设“两带两城三山”(即滨海休闲度假带和大沽河生态旅游带,西岸新城和北岸新城两城休闲农业区,崂山、大泽山、大小珠山休闲农业区),打造集观光、度假、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,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休闲观光农业。到2020年,重点培育20家星级休闲农业企业,建设50个精品休闲农业观光园、10个生态农业科普园、20个渔耕体验活动园,打造5条山地生态旅游精品线路,休闲农业总收入超过100亿元。智慧农业重点实施“互联网+农业生产、经营、服务、管理、创业”五大行动,到2020年,农业信息化综合水平达到65%以上。生态节水农业重点提升水资源和化肥、农药利用率,到2020年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.65,农药、化肥施用量实现零增长。支持:六大支撑关于政策支持问题。核心内容是,健全完善保障措施,增强对青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。《规划》明确提出,要强化机制、质量、科技、装备、生态、政策六大支撑,为青岛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,提供强有力保障。转变农业经营方式,强化机制支撑。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。强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,积极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形式。完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,推进企业战略合作机制创新。严格农产品安全监管,强化质量支撑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,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,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制度建设,实行最严格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,建立健全品牌农业保障体系。加快农业创新驱动,强化科技支撑。创新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产学研结合机制,推进农业科技创新,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。培训现代新型职业农民,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素质。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,强化装备支撑。强化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,提高农机装备现代化水平。推进耕地质量保护,强化生态支撑。切实加强耕地保护,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。加强湿地保护工作,强化水域环境保护与治理,全面提升耕地质量。完善支持保护体系,强化政策支撑。以法律形式确保农业产业布局调整落实,以政府规章明确保护措施和实施办法,进一步完善支持保护体系,提高全社会参与积极性。